耆老訪談
天母地區其實最早屬於「芝山巖地區」,行政區域劃分上,大部份屬於士林區,而不包括社子地區。
以前大部份的平地皆是稻田,種植稻米,而山上就以種果樹為主,有龍眼、芭樂、紅柿還有竹筍及地瓜等農作物,其中以種龍眼及紅柿為最多,不過因時代的變遷目前山上還有種植的就只有竹筍。
驚奇的是,中山北路七段14巷要往114巷的地方,以前竟然是一煤礦區,是由瑞芳的瑞三煤礦公司所負責開採,其深入地底下挖採後再利用礦車運送至士林車站,聽說該處還有發現金礦,現今該處已見不到礦區,當時的歷史,只有一棟棟的大樓矗立於該地。
天母以前每年最大的盛事就是「迎媽祖」,都是由關渡宮的媽祖出來出巡,繞境北投、士林一帶,到天母地區時已是農曆四月二十四日,家家戶戶都會拜拜請客,可說是一年中最大的盛事。
耆老們都表示,以前的天母地區,有部份是美軍的宿舍或是俱樂部,當地在地人很少。後來好幾十年慢慢的發展,外來人口的遷住,而形成現在天母地區為高級住宅的重要代表之一。這是當地耆老們所始料未及,畢竟當時的天母算是郊外地區。